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难易评析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难易评析
 
语文:体现大语文理念
 
今年的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对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较高,题目设置比较灵活,试题数量比去年少了1题,虽考查基础知识,但更突出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和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第1题诗词默写注重考查考生基础和平时的积累,其中包括2篇古代散文的默写,更侧重文言名篇的考查,这两篇今年均为提示性默写。第2题语段综合考查,题型变化较大。第3题考察名著知识填空,但今年将往年的第2、3小题合二为一,以名著的形式出现,尤其是本题的第(4)题,对于一些没有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学生,估计难度有点大。但这点体现了2019年考纲中第8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第二部分:三篇阅读共计55分,由记叙文(22分)、说明文(18分)、文言文(15分)组成。第一篇记叙文阅读“访梅”,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插曲,悟出人生的某个道理,在我们平常的阅读之中,经常碰见,对于考生来说,比较熟悉,顿生亲切。第5题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情感性的词语,比如“翻看舅爷的画集,并不佩服。”;第6题理解文中出现的两个“笑”的含义,大体上第一个“笑”有轻视、不尊重的意思,第二个“笑”是理解的笑、掩饰尴尬、表现儿童纯真的意思;第7题评析句子表达效果,两小题,分别从人物描写、词语运用角度作答。
 
第三篇文言文阅读,把课内文言文诸葛亮《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节选进行比较考察,既考察了对文言文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同类型浅显文言文的理解,通过非延续文体的比较,由课本向课外延伸,体现“得法于课内,学法于课外”的大语文理念。
 
今年作文题不同于往年的命题作文,而是材料作文,通过对《论语》等三段材料的分析,谈谈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题目自拟。该作文一直延续安徽省中考语文作文出题风格,以学生的认知为中心,如何看待“学习”、“快乐”、“责任”之间的关系,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真情可感,同时又有区分度,要有理性的思辨和一定的逻辑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