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沂中考历史试卷(图片版)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2018年临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由材料“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墨子在科学上的贡献,这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故选:A。
2.【解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凝聚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据所学知识可知,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和追求真理,学习先进属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答】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丝绸之路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故选:D。
4.【解答】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除了日本与唐朝的友好往来外,天竺、新罗和唐朝还进行友好往来,①②③选项符合题意。雅典是欧洲国家。
故选:A。
6.【解答】题干给出图片中的故宫位于北京市。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
故选:A。
7.【解答】“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武力威慑,”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政治招抚。因而题干材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故选:D。
8.【解答】北宋时期,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网络货币的产生也是由于流通的货币不便携带;从网络货币和纸币产生的原因看,其共同点之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不便携带。
故选:B。
9.【解答】1928年4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故选:D。
10.【解答】据“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可知,这里的“他”是李大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讲演和论文,阐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热情宣扬马克思主义,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
故选:B。
11.【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台儿庄”等可知,题干图片所示的战役应该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选项C叙述正确。
故选:C。
12.【解答】据“这一战后,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可知,“这一战”指的是辽沈战役。1948年9月发动的辽沈战役,在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后,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接着解放长春和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
故选:A。
13.【解答】根据“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图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彭德怀在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故选:B。
14.【解答】1953年,中印两国就在西藏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B。
15.【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这是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1957年我国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故选:A。
16.【解答】据“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可知,“这个飞船”是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故选:C。
17.【解答】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河流域,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最西端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因而图中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位于大河流域。
故选:A。
18.【解答】拜占庭帝国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灭亡的。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
故选:C。
19.【解答】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0.【解答】据“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可知,这个《巴黎和约》签订于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巴黎和约》又称《美英凡尔赛和约》是因为美国独立条约是在巴黎凡尔赛宫签署的,是(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和英国为结束美国独立战争而缔结的和平条约。1783年9月3日签订于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和约共10条,主要内容有: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陆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互释战俘;英从美境内所有港口、地区、港湾撤出全部军队和舰艇,该和约的签订使美国获得完全独立。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1.【解答】一战前,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意奥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D符合题意。
故选:D。
22.【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斯科一直是前苏联的首都,现在是俄罗斯联邦国家首都,著名的克里姆林官在此城市。莫斯科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俄国,到苏联,再到俄国联邦一直担任着首都,迄今为止曾经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800多年来一直是俄国首都说法不符合史实。
故选:A。
23.【解答】《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自德国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1939年3月,希特勒践踏在《慕尼黑协定》中承诺的国际保证,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法却拒不履行保证捷新疆界的义务。该协定的签订不但没有换来张伯伦所宣扬的“一代人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故选:B。
24.【解答】仔细观察和分析表格“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双方兵力对比情况”可知,表中所获得的正确信息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兵力占据优势,以色列处于劣势。
故选:C。
25.【解答】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推行马歇尔计划。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控制西欧。二战后,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解答】
(1)由“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可以看出,“弱者”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由图中“赤壁;曹操军;孙权、刘备军”可知,图中“大战”指的是赤壁大战。赤壁大战中强者是曹军,兵力二十万,弱者是孙刘联军,兵力不足五万。孙刘联军通过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战胜曹军。
(2)由“根据诸说认定的湖北省各个不同地点进行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可知,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在今天湖北省。由“从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可知,目前,“新赤壁大战”的焦点是围绕在蒲圻和嘉鱼两个地点的争论?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的原因是赤壁之战发生久远,史书记载的模糊性。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赤壁之战曹军战败的原因之一是曹操骄傲自大,轻敌。因此启法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骄傲自满。
故答案为:
(1)先让一步,后发制人;曹军;孙刘联军通过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战胜曹军。
(2)湖北省;蒲圻和嘉鱼;赤壁之战发生久远;史书记载的模糊性。
(3)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骄傲自满。
27.【解答】
(1)由材料一“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和材料二“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变法主张的共同之处是改变科举制度。梁启超认为,这些共同的主张得以实现的途径是变官制。
(2)据所学知,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清朝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这个制度存在了1300多年。
(3)戊戌变法法失败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故答案为:
(1)改变科举制度;变官制。
(2)隋朝;清朝。
(3)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28.【解答】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衣着色彩艳丽,样式丰富多彩,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房子变的更加宽敞,轿车走进千家万户等。
(2)依据材料“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知“到建党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故答案为:
(1)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衣着色彩艳丽,样式丰富多彩,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房子变的更加宽敞,轿车走进千家万户等。
(2)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
29.【解答】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运动。
(2)“苏联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国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中国的成功探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这些国家也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3)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
故答案为: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社会主义国家也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3)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