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2017中考地理历史试题难度点评

株洲2017中考地理历史试题难度点评

株洲2017中考地理历史试题难度点评

【考题亮点】

地理:“一颗樟树”占了6分

景弘中学地理教研组长周菁认为,今年的中考地理试题充分表现了地理“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全卷共有16张图,重点考查学生对各类地理图片的观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死记硬背。

此外,今年的试题联系生活,设置情境,体现了“开放式课堂教学”理念。比如,联系身边随处可见的樟树,扩展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相关知识点、成为常用绿化树的原因以及集中落叶季节,“一颗樟树”总共占了6分。

“关于樟树集中落叶的季节,学生平时只要稍加留心,就知道是春季。”周菁说,这道题的答案不在书本上,而在生活中,如果不关心生活、不留意生活,抓破脑袋都可能答不出。

历史:关注“一带一路”,不回避热点

景弘初三历史老师邓涌涛说,“一带一路”政策是当下热点,中考历史考题也涉及了该内容,考查形式非常新颖。试题材料分为3个篇章,分别为“一带一路”之前世篇、株洲篇、展望篇。

其中,株洲篇所用材料出自今年5月16日株洲日报头版头条《借力“一带一路”,株洲企业壮大“朋友圈”》一文。展望篇则比较开放,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对“一带一路”的展望。

“历史命题原则是与高考接轨,重视学科知识运用与材料阅读,不回避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与家乡建设。这也要求学生们除了看书,还要多读报,多关注国家和身边的热点新闻。”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说。(株洲晚报记者 何春林 通讯员 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