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中考生物及物理试题简析
2018年青岛中考生物及物理试题简析
 
      中考信息网小编根据青岛2018年中考中的生物和地理做了相对的试题简析。接下来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去了解下吧!
 
      生物:创新,让生物学素养闪光
 
      2018年的生物试题在稳定中坚持发展与创新,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求基础性和综合性并重、应用性和创新性共存,兼顾过关与选拔,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做出了新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新情境,体现学科生命观念
 
      2018年生物试题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背景进行灵活设计,引导考生基于初中学段掌握的知识和必备的能力,理解生命现象和规律。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三大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现代生物技术等都是初中学科考查重点,这也是考生将来进入高中学习必备的基础。
 
      全新的问题情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在考查植物的三大作用时,以一名同学的具体自主探究过程为新的问题情境,以结构示意图、实验装置图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的理解程度;以该同学“整理笔记”绘制的曲线图、生理过程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分析曲线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
 
      再例如,39题以学生参加“为艾行走、善美青岛”的健步行活动为情境,把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传染病等知识巧妙联系起来,既考查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融入了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生命意识。
 
      而且试题基本以我国最近、最新的科研进展为情境——海水稻试种、克隆猕猴以及“月宫365”计划等,引导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关注我国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新的问题情境把对重点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与“结构和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
 
      二、知识应用新突破,凸显学科理性思维
 
      试题与考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释现象,注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明显减少,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情况,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如,分析人在快速行走时的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的变化情况,分析崂山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用吸管类比环节动物的身体特征等。
 
      试题素材形式多样,使用的图表素材包括表格、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流程图、坐标图、概念图、生理过程图、实验装置图、遗传系谱图等,这需要考生运用识图辨析和图文转换能力,对题目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处理,综合考量,体现了对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论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法,阐释生命现象以及规律的学科思维的考查。
 
      三、实验考查新角度,彰显学科探究特色
 
      生物实验相关内容历来是中考试题的考查重点,今年的生物试题仍然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试题涵盖了初中学段大部分的实验内容,以多种形式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比观察、规范操作、实验设计、控制单一变量、分析实验现象、正确推断结论等方面的能力。实验类题目在呈现方式上为考生提供了真实的操作过程,使考生不能仅靠“背实验”得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亲自进行过相关操作才能正确作答。
 
      对某些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考查,采用了新的角度。如36题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的相关实验,为考生提供了新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考查考生推断实验现象、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37题醋酸菌发酵实验需要考生从资料中抽取信息,解释实验操作的目的并完善实验方案。再如41题以幼鼠垂体的切除实验为载体,让考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及结果曲线的分析,迁移应用七上教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暗处理”原理,说明切除垂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后续实验操作的原因,考查考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新角度下的实验考查,能够有效测量考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评价等方面的实验能力水平,将对今后的实验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总而言之,试题的新情境、新突破、新角度,将为初中生物学科的教与学更加关注素养与能力产生积极导向作用。
 
      地理:弘扬主旋律,稳定中创新
 
      2018年青岛市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人地协调观为支点,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理基础主干知识、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基本素养。
 
       一、关注热点和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凸显人地协调观
 
       试题通过对我国基本国情、乡土地理以及与其它国家(区域)的国际合作的考查,引导考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美丽中国”漫画、青岛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我国西北荒漠化的治理、中国——中亚输油气管道工程等。
 
      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和切入点,将社会热点与教材主干知识进行衔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学科知识和原理,多角度选取载体,如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夏威夷火山爆发等。背景材料体现传统文化元素,如茶马古道、赵州桥、北京的四合院,运用古诗词《苔》引出考查知识等。
 
      二、重视对比思维与综合能力,体现学科素养考查
 
      试题以区域为载体,通过区域对比,考查基本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如南美洲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对比、台湾岛和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对比、秦岭南北的对比、美国和澳大利亚跨流域调水的对比等。重点考查了区域的地理特征,如两极地区、法国、我国四大地区等,强调从整体的角度考查区域认知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第二语言,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试题中的图表共计四十余个,以漫画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分布图、示意图、折线图等形式,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的阅读观察地理图表的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图表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稳定中求变化,坚守中谋创新
 
      试题以“课标”与《考试说明》为依据,坚守课程理念,在保持试卷结构稳定的基础上,试题力求有变化,有创新。今年试题设题角度有以下几点变化:
 
      1.围绕某一主题考查对地理问题的完整认识过程,加大了思维含量。如,40题围绕“茶马古道”这个主题考查与其相关的茶树生长条件、古道线路、物种种类、沿途农业等问题。
 
      2.用贴近生产、生活的“鲜活”情境,设计问题来测量考生素养水平。如,41题“桥与地理环境”倡导地理实践,以研学旅行为情境,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考查考生对这一主题的探究过程。
 
      3.增加了文字性试题和地理绘图能力的考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动手画图能力。如: 23题“马铃薯的生长习性”、29题“地窖式民居”等;36题第四问要求考生在等高线图上画出河流支流并标出流向。
 
      总之,试题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突出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考查,以热点为依托,设计新情境,有鲜明的时代感,凸显人地协调观,弘扬了社会主旋律。
 
      温馨提示:更多中考相关资讯,各科目学习方法技巧分享,敬请关注中考信息网查看!